烟草一川

不捧出肺腑怎知心头血犹热,既相逢不妨挑灯呵手照山河

看这满溪桃花 看这一江春水——迟到很久的《花间集》repo

仔仔细细逐字逐句看完,真的只想说:“哇!

请注意啊这是一个大写加粗的“哇!”啊!是长评啊是长评啊真的是长评啊!

你是在把我夸得太好了些,好的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。

我不过有幸植下花一株,未曾想竟收到扑鼻馥香无数。

这一篇的芳香,且待我好好嗅一嗅。

Yakamoz:


收到《花间集》是一个寻常工作日的午休时间,拆快递正好被负责出版业务的同事看见,当即拿去由封面到内页都细细地看了,赞不绝口。这件小事我对作者本人和负责卖书的淘宝店都提过,在这里依然不吝于说第三遍:感谢作者 @烟草一川 姑娘蕙质兰心,不仅展现了清丽的文字,还为她的文字寻得一件与之相得益彰的外衣(嗯,这件“外衣”还真是出乎意料的大^^)。

 

说来也很惭愧,读了十几年书,见着了美好得不知该如何是好的人与物,第一反应仍旧是“哇”和“卧槽”,结果遭遇了楼诚(及衍生)这个只说“卧槽”显得忒没文化的配对,和《花间集》这本只用“哇”觉得很不尽兴的作品,简直就是报应。笔者怀着对作者的敬意,和一篇repo能拖一个月的深深愧疚,将尽力使用得体的措辞来描述阅读时的内心感受。

 

《花间集》分成楼诚和蔺靖两条线,每条线包括一系列单独成篇又前后呼应的故事,两条线本身除了个别微妙的交叉,基本互不干涉。楼诚线作为作者先下笔描绘的故事,以词牌为每个故事的题目,勾勒出风雨如晦的上海滩中明家的日常。作者显然是有生活的人,深知能被人不自觉记住的日常琐事,大多由生活中的一系列小物串起。于是,就有了大姐的毛线团、明长官出于各种理由爱不释手的青瓷茶杯、阿香的白底点红梅围裙,还有绒毛足有三公分长的毛拖鞋、沁甜的糖心红富士、核桃、核桃以及核桃(……)等等,这些合乎年代与情境的配角围着一众妙人儿,贡献了精彩戏份。而明长官与阿诚的互动,有时不过寥寥数语,却叫人没来由地心中一荡。1940年代的上海百鬼夜行,而明公馆暖黄色的灯光,足以将魑魅魍魉挡在门外,给白日里的伪装者们提供短暂的休憩与慰藉。

 

蔺靖线似乎是楼诚的对比:相较于楼诚系列更偏重原著向的演绎,蔺靖线的场景与氛围充满了作者精致的想象;而相较于楼诚线经常出现的群戏,蔺靖这些以花草命名的故事更多的发生在两个主人公之间。作者倾注了更多的笔力与心血,去描述蔺靖之间的相惜相守,故事发生的环境,似乎也从客厅转向了卧房,因而格外甜蜜动人,乃至冶艳。一个直观的证据是:不管描写得多么隐晦,蔺靖线的房中事也比楼诚要多(笑)。加上低垂的帐幔,幽微的暗香,触手光滑的床榻,散发的慵懒美人……某种程度上蔺靖线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五代《花间集》中的常见意象:那些山枕、熏笼、帐中香,和那些闺阁之中旖旎情事。两条主线看似互为对比,一股缠绵之意却是一脉相承:你若想起命运多舛的核桃,便想得起楼诚二人如何在黑暗中浅谈轻笑,相濡以沫;你若想起藏在博古架后那只原本装山药糕的碟子,便想得起蔺靖二人如何对坐读书,外面的世界自有风雨,但眼前却是满目芳菲,春色无边。

 

最后,再次感谢烟草一川姑娘的文字,教人心中温暖。也感叹下笔方知写手不易——你看,我硬是把repo写成了文章赏析,还是要扣分的那种。


评论(3)
热度(17)

© 烟草一川 | Powered by LOFTER